网站站长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会员发帖排行榜

云服务器延迟测试,云服务器网络延迟和丢包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4-25 17:23:15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现象场景:

客户反馈,访问云服务器,或者在云服务器上访问其他网络资源时,发现网络卡顿,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,发现网络存在丢包或网络延迟较高的情况。

问题分析:

网络延迟较高和丢包,这种情况可能是骨干链路拥塞、链路节点故障、服务器负载高、系统设置问题等原因引起。首先先排查云服务器自身原因后,可以使用MTR进行进一步排查。何为MTR呢?MTR 是一款网络诊断工具,可以帮助确认问题的原因所在。

问题解决:

以Windows云服务器和Linux云服务器为例,来探索MTR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分析MTR的报告结果。

一、Windows云服务器使用WinMTR工具

1、在 WinMTR 窗口的 Host 处,输入目的服务器 IP 或者域名,单击【Start】。如下图所示:

2、等待 WinMTR 运行一段时间,单击【Stop】,结束测试。如下图所示:

来分析WinMTR的测试结果,主要信息如下:Hostname:到目的服务器要经过的每个主机 IP 或名称。

Nr:经过节点的数量。

Loss%:对应节点的丢包率。

Sent:发送的数据包数量。

Recv:接收到响应的数量。

Best:最短的响应时间。

Avrg:平均响应时间。

Worst:最长的响应时间。

Last:最近一次的响应时间。

二、Linux云服务器默认预装了MTR

如果没有安装MTR,可以使用CentOS:yum install mtr,Ubuntu:sudo apt-get install mtr进行安装

MTR继承了 Ping、traceroute、nslookup 的功能,默认使用 ICMP 包测试两个节点之前的网络连接情况

inux的演示放到第三步实战演练

MTR的相关参数说明-h/--help:显示帮助菜单

-v/--version:显示 MTR 版本信息

-r/--report:结果以报告形式输出

-p/--split:与 --report 相对,分别列出每次追踪的结果

-c/--report-cycles:设置每秒发送的数据包数量,默认是10

-s/--psize:设置数据包的大小

-n/--no-dns:不对 IP 地址做域名解析

-a/--address:用户设置发送数据包的 IP 地址,主要用户单一主机多个 IP 地址的场景

-4:IPv4

-6:IPv6

主要输出的信息如下:HOST:节点的 IP 地址或域名。

Loss%:丢包率。

Snt:每秒发送的数量包的数量。

Last:最近一次的响应时间。

Avg:平均响应时间。

Best:最短的响应时间。

Wrst:最长的响应时间。

StDev:标准偏差,偏差值越高,说明各个数据包在该节点的响应时间相差越大。

三、光说不练假把式,以Ubuntu系统为实例,来实战演练

在云上新建一台Ubuntu云服务器,测试到8.8.8.8为例子,为了安全起见,就不测试具体的IP

执行命令,mtr 8.8.8.8 --report

返回信息如图

首先得说明一下,由于网络状况的非对称性,建议测试收集到双向的MTR数据(从本地到云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到本地)

四、MTR报告分析以及如何处理

步骤1、查看目的服务器IP是否丢包

如果目的IP地址没有丢包,则表示网络正常

如果目的IP地址发生丢包,则请继续往下看步骤2

步骤2、定位第一次丢包的节点

1、如果丢包发生在目的服务器,则可能是目的服务器的网络流量引起,请通过流量监控软件查看客户流量是否异常,登录交换机查看接口是否异常。

2、如果丢包开始于前三跳,一般为本地运营商网络问题,建议检查访问其他网址是否存在相同情况。如果存在相同情况,请反馈给您的运营商进行处理。

3、如果丢包发生在接近目的服务器的几跳,则可能为目的服务器运营商的网络问题。

4、如果丢包发生在最后一跳,则为终端设备的问题  www。jiyingyun。com qq 3008811958
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angzhan.org.cn/thread-4246-1-1.html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热门论坛

标签列表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站长论坛 |Sitemap

声明: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
GMT+8, 2024-5-19 07:46 , Processed in 0.877124 second(s), 5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